哪些情况需要抗震?
1.房屋改造,扩建、加层、夹层、荷载以及改变用途等
比如仓库改造成车间,拆除部分承重构件等,需要进行抗震,判断现有建筑抗震性能是否满足要求,必要时,进行抗震加固。
2.人员密集型场所开业
比如幼儿园、酒店、KTV、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开业,需要了解建筑抗震性能。
3.续建、违建建筑
对于烂尾楼、以及建筑,缺乏抗震设计,为确保后续续建使用,需进行抗震。
4.灾后建筑
雪灾、火灾、台风、周边施工影响等灾害会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,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,需要对其进行抗震加固,确保后续使用。
5.历史保护建筑
历史保护建筑(或文物建筑)具有重要历史意思,对抗震性能要求更高,应定期进行抗震。
现有建筑的抗震是对房屋的实际抗震能力、薄弱环节等整体抗震性能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。除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、后续使用年限即抗震类别(分A、B、C三类)外,还应包括下列步骤:
1.1 收集原始工程资料 抗震应充分了解原始工程资料,如勘察报告、施工图、施工记录和竣工图等工程验收资料,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、地震分组等信息。资料不全时,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。
1.2 建筑现状调查 了解实际情况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、施工质量和维护及改变使用功能的等状况;并注意有关非抗震质量问题。
1.3 建筑结构现场检测 应根据对建筑工程现场的检查情况和检测的目的,制定检测方案和实施现场检测。针对不同建筑的特点,通过相应的检测手段掌握建筑相关参数,包括建筑物的使用荷载、损伤等必要参数,为下一步对建筑的综合抗震能力分析做准备。
危房鉴定标准 1、为确保住用安全,对危险房屋的有所依据, 特制定本标准。 2、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。 对单位自有和私有房屋的,可参考本标准。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建筑、公共建筑、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。 3、本标准提及的构件,是指承重构件提及的结构, 是指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。 4、对难以的重要房屋或复杂结构, 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算。 5、构成危险房屋的因素各地有较大差异时,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执行本标准时,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。
今天来说一说房屋结构检测过程中,出现哪些情况的时候需要做抗震。一般在停工续建时或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层、夹层、扩建或较大范围的结构体系或使用功能改变时,我们就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抗震。内容包括对原结构进行检测、对原结构体系和构造进行、按改建结构进行结构抗震验算,综合评估改建后的结构抗震性能和改建方案可行性,必要时,提出改建方案优化措施和原结构抗震加固措施建议。房屋改建抗震一般须依据现行抗震设计标准。